站在盒子外面思考

2021-04-09 (Fri.)

Think out of the box,站在盒子外面思考。转眼一看已经半年没有写博客了,一是因为实习了之后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二来也是因为像是在往绝望之谷滑行,我也不确定写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叫正确,于是很多博客草草开头又不了了之。老实说来,半年过得并不轻松,和我在二十岁生日预料的一样,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机会时难免不知所措。但当和同龄人交流来共谋解决方案时,却发现这种焦虑广泛地存在于同龄人中。于是决定记录一下我在做决策的思考逻辑,希望能给到处于混沌状态的同龄人一些灵感。

生活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

或许是过去的应试教育让我们习惯于为自己设立一个可以量化的目标,阶段性地为这个目标付出努力,然后从目标的实现取得成就感。至少在高考之前,我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一个学期就是这样的一个周期,无论在周期的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始终有一条主线规划周期内这几个月的节奏。会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在考试前更加认真,在考试后偶尔放纵。努力很容易得到反馈,对自己的规划也有一条十分明晰的主线,于是生活节奏有条不紊。

对于大多数能够到一个好大学就读的学生而言,考试能力一定不会太差,不仅擅长从这种周期性的工作中寻找技巧,还往往很享受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快感。然而已经到了本科的高年级,生活早已没有被周期划分开来,考试也完全不再是某一个阶段的生活的评价标准。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把生活当成考试,用应试的方式延续着过去那种周期性的生活状态。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如果奖状、比赛名次和论文数量变成了学习的唯一动力,那我更愿意把这种为了别人的赞许和反馈的努力方式称为自我感动。因为生活不是考试,生活不会给自己发奖状。生活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像考试一样为自己的生活打上分数,评个高下,甚至沾沾自喜。

多年的努力应试给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留下了一股认真劲,这是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可怕的缺点。用力得当,可以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与擅长做的事情,然后在这些方向上发挥出认真的力量。但如果用力过猛,便会把精力浪费在一些没必要去做的事情上。一些没必要太认真学的课,一些没必要去争夺的奖,一些其实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事务。一般来讲,不感兴趣的事情是做不长久的,但有着这认真劲的人却可以忍受着自己的抗拒情绪去一直做这些事情,从而一直处在压抑的状态,走不出来。这很可怕,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状态是不要像备战考试一样把生活划分成一个个科目,一个个单元,并抱有「做了 A 就一定能能收获 B」的心态去做决定。而是从问题出发,思考我的生活现在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应该做些什么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我现在做的事情有助于解决问题吗?以及最重要的,自己有没有真正的进步。这样一想,也许会发现很多忙碌都没有必要。

或许当事人并没有故意把自己的决策当做一场考试,但十多年的应试经验还是会悄悄地左右着自己。我们都应试过,也都虚荣过,在这里稍带一提,也当是警醒自己做事时一定不要单纯为了来自外界的正向反馈而努力。

不要得上了 FOMO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在维基百科里的翻译是错失恐惧症,也称社群恐慌症。指「一种由患得患失所产生持续性的焦虑,得上这种症的人总会感到别人在自己不在时经历了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有着 FOMO 的朋友并不算少数,自己在很多时候也会陷入 FOMO 的困扰。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从反过来的角度思考:如果大家都在做一件我没有在做的事情,那这件事真的合理吗?其实可以走的路常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我们也不一定要去做那些所有人都要做的事情,因为那些太多人做的事情往往都被打上了内卷的标签,多一个人趋之若鹜,并不会让这写路变得更明朗。同样,跟着自己的措施恐惧症走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 除非这些路刚好碰上了自己的长处,但这种情况的确少见。

另一个方面,关于我们的信息来源,我们应当有自己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渠道。FOMO 很多时候来自社交媒体,无论是自己的朋友还是在公开网络上关注的网友。我们现在最不缺少的东西也许就是信息了,但大多数信息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只是占据掉了我们思考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有目的地查找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推荐系统占据了所有平台之时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推荐系统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让用户的眼睛能够多停留在这个平台上一些,从而见缝插针地植入更多的广告,而不是提供真正正确、有效、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导致他们会想法设法地引起用户的 FOMO,我们要躲开这种陷阱,避免被动地接受信息。

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每一个人在干什么,或者说我们并不需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观察别人的生活当中。延伸出来的,我觉得我们也不用把太多时间花在修饰展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真的很花时间,而且于自己于他人的确没有太大益处,这可能是在用别人的 FOMO 来缓解自己的 FOMO。

放弃确定性,拥抱不确定

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要放弃确定的执着追求,去允许自己的生活出现许多随机扰动。在当下,我们都会选择看起来最靠谱的餐厅,选择看起来最有意思的旅行目的地,选择看起来最有价值的课程,选择看起来最好的工作。我们很难说服当下的自己去做出那个次好的选择,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这样做决策的问题在于很多决定在当下没有那个必然最优的选项,如果我们总是想要去决定哪种做法才是各个方面上看都是最优的决策,往往会陷入犹豫与迷茫的深渊。自己喜欢的,很可能是和社会的期待相冲突的。物质上富足的,很可能是在精神上贫瘠的。即便是同时满足了大多数方面的「最优」,如果我们思考地足够细致,也总能找到这个决策的各种缺陷。回首过去做出的决定,那些用贪心做出的决定,我们真的能说,那就是最好的决策吗?

至少对我而言,未必。但也正是这些决策构成了此时此刻的自己,现在的生活不算完美,也没有太糟糕。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波动往往会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或许也能产出不一样的日常。那些印象深刻的日子,往往都是意料之外的。而在我们的期望范围之外,往往也有着更加有趣的生活。我在尝试让自己接受没有最好的决定的事实,也在尝试让自己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时能更加坦然 —— 既然没有最优解,也无法预知未来,那么只要决策看起来是大体是靠谱的,那也便义无反顾了。

放弃确定性,去容忍自己在没有思考得足够细致的情况下,拥抱不确定性。生活像是在雾中前行,踏出去了才知道下一步是怎样。如果一直因为不确定而持续摇摆不定,很可能会错失掉机会,或者在机会到来时,由于将精力耗在了决策上,而使得此刻的自己没有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

自洽

这是关于焦虑的又一个来源,也就是贪婪。和朋友聊天时,我常常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个年轻人,A 在一线城市长大,接受了顶级的教育,读者世界 top10 的大学。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有着闪着光的学历和工作经历。 B 可能会被调侃成所谓的小镇做题家,考了个还行的大学,读了个还行的专业,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后来成绩平平,找了个普通的工作,或者读了个普普通通的硕博。你会想要哪种人生?

几乎没有悬念的,A 光彩照人的生活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如果给他们再加上一个限定条件,A 确诊了骨癌,他只有几个月生命了;而 B 很健康,他看起来至少还有六七十年的时光。你会选择哪一个?

人难免会忽视掉自己拥有的所有,然后去追寻更大更远的未来。但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其实你可能早已经拥有了许多因为和你不在一个社交圈,早已被排除在了你的社交圈之外的人十分渴求的生活状态了。他们和你可能早在小升初的那一刻就分道扬镳,甚至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 —— 当然同样的,你也会无法拥有许多另一批人早已拥有的世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我们自然会从自我价值实现、收入、理想生活的状态等种种角度去做选择,绝不会满足于基本的生理需求,然而在这片大陆上,几十年之前还蔓延着饥荒。从这种角度看,我们的焦虑未尝不是一种贪婪。当然这很自然,正是贪婪促进我们进步。但是看不见自己拥有的东西,只关注与自己暂时无法达到的目标,会陷入自责之中,而错过让自己接近目标的成长的时间。

开完笑地说,一本叫做《及格家宣言》的书里提到: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志就是他不会在一件事上追求超出这件事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平庸的意思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努力。

这本短小精悍的书开玩笑般地点出了被焦虑环绕的人总是无法和自己自洽的许多原因。这句玩笑或许就是自洽的哲学 —— 学不会满足,便也学不会奋斗。「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努力」,和过去的自己自洽,和自己的能力自洽。


最近在杭州的天目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感觉写的很棒:

我们都曾以为理想的生活应该在别处,拖着被掏空的身体还要无休止地奔忙。但其实生活是否美好,或许只在于偶尔放空自己,与两点一线的城市生活大胆说声再见,去奔赴一场野蛮又浩荡的自由之旅。看看花,看看树,看看水,看看山,看看春天,然后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没有那么重要。

2021-05-05-MrhRpC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但一直在思考的人生同样不值得过。我们不应一直在痛苦和犹豫中前进,因为害怕走错而在紧张中度过每一天。有时候也应当容忍自己在没有彻底想清楚之前先走一步,不惧失败,脚踏实地,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不仅是前进 —— 还有跌落的快感。

附录

Hawstein - 人生不可 DP,但别永远贪心

生死之余,不过小事

给大学的同学们-关于选择与体验,人生目标与梦想

许知远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2019 - 2024Juntong Chen ||
Dark Mode
|| RSS